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邮箱登录
首页
园况介绍
简介
园区规划
规章制度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基础监测
人才队伍
合作交流
园林园艺
专类园
温室
物种保育
园林景观
植物名录
种子交换
科普教育
科普知识
科普活动
台站风光
活植物平台
首页
园况介绍
简介
园区规划
规章制度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基础监测
人才队伍
合作交流
园林园艺
专类园
温室
物种保育
园林景观
植物名录
种子交换
科普教育
科普知识
科普活动
台站风光
活植物平台
综合新闻
领域动态
领域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领域动态
排队入库,哪些种子能优先?
濒危、特有、具有经济价值,是种子优先采集的标准。种质资源库相当于“种子银行”,给野外植物做好备份
位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超过1.1万种野生植物种子。这个数字其实远低于我国能结种子的植物种数。现在被保存的这些种子是哪些方面特别“优秀”,才能优先入库呢?
采集种子往往需要翻山越岭、风吹日晒,人手有限、还要与时间赛跑,确实有不少种子会被优先采集——
喜马拉雅红豆杉、竹生羊奶子、黄花独蒜兰……有的植物因为各种原因,野外种群数量很少,种子采集员会专门抓住种子成熟期进行“抢救式”采集;像岷江柏木等植物地处人为活动干扰较强的地区,种子采集员也会赶紧“抢收”,留好备份。
西藏八角莲、贡山绿绒蒿、巧家五针松……有的植物属于狭域分布物种,只分布在极少数山头或者河谷等特定地区,是我国甚至某地特有植物。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者受到极端气候影响,就有彻底消失的风险。因此,即便它们的种群在某些区域数量庞大,也会被优先收集入库。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高黎贡山等区域种子采集力度的加大,一大批特有植物的种子被采集入库。
还有一类植物的种子,因为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可以“插队”入库。比如野大豆、沧江海棠、尼泊尔桤木等各种水果、粮食作物的野生近缘种,观赏或药用、材用、绿化用植物的种子,种子采集员在野外时也会优先采集,甚至在多个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海拔分别采集。不同区域植物可能携带不同基因,耐寒、耐旱、抗病虫害、高产等基因对于未来育种具有重要价值。
濒危、特有、具有经济价值,是种子优先采集的标准。当然,除了优先采集的种子,不少高校、科研院所、保护区研究人员在完成相关资源调查和科研任务后,也会将采集的种子交到种质资源库保存。
种子采集的时机很有讲究:去早了,植物刚开花,无法采集到成熟种子;去晚了,果实早已裂开,种子不见踪迹,只能等待来年。除了采集种子,种子采集员还会采集标本甚至活体样品,存入种质圃或离体库。之所以叫种质资源库而不是种子库,就是因为种质资源库内保存的不仅有种子,还有大量生物材料。
为何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保存野生植物的“种源”?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的角度看,种质资源库相当于“种子银行”,给野外植物做好备份,一旦野外植物种群面临危机,我们可以取出长期保存的种子育苗回归野外,重建野外种群。从经济价值来说,每个物种甚至同一物种的不同类群都蕴含着独特的物种和基因多样性,从物种角度看,生产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离不开植物黄花蒿;从基因来说,因为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才有了杂交水稻。野生植物是一个极大的“宝库”,通过种质资源库在内的多种方式科学保护,为未来可持续资源利用种下了希望。
(作者:蔡杰,系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保藏中心主任,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来源: 人民日报
2023-06-14
“森林碳汇与倍增计划高端论坛暨碳汇提升能力建设培训会”在沈阳召开
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与助力我国“双碳”战略的作用,2023年4月15日,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沈阳分院联合主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抚顺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森林碳汇与倍增计划高端论坛暨碳汇提升能力建设培训会”在沈阳召开。会议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方运霆副所长主持。
大会现场
与会领导致辞
实现“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对现行社会开展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从能源供应、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其中,人为固碳的核心和关键是生态建设——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确为最经济可行的发力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推动绿色发展四大任务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特别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2022年3月30日,席大大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既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碳库,也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最大效益碳库”,碳储备能力占陆地生态系统的80%以上。因此,森林碳汇功能及其潜力提升,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其中,温带森林碳汇贡献比例最大,约占全球森林碳汇47%。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温带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在全国森林碳汇贡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会议旨在聚焦森林碳汇功能及其潜力提升,通过全面系统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碳库建设的巨大潜力,以及开展森林增汇技术将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研发森林增汇关键技术,推动森林碳汇参与碳中和,拓宽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路径;通过畅谈学术观点、贡献智慧方案,为东北地区率先实践“森林资源碳汇能力倍增计划”形成前期共识,奠定合作基础。
本次论坛共进行了4场学术报告,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于贵瑞院士作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双碳战略及新时期生态建设理念”学术报告,提出要统筹全域国土空间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建设,统筹生态系统五库功能,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培育新型生态经济等观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陈镜明院士作题为“碳通量数据的新信息”学术报告,针对我国不同林型、林龄的碳汇量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我国森林碳汇发展的限制因素;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王高峰研究员作题为“气候智能林业:走向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学术报告,提出如何利用气候智慧林业提高和实现森林的碳汇潜力;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朱教君研究员作题为“扩大森林碳库、倍增森林碳汇”学术报告,介绍当前我国森林碳汇的现状,提出未来针对倍增森林碳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给出扩大森林碳库、倍增森林碳汇方案。学术报告环节之后,针对“科技助力森林碳汇管理”议题,展开科技、政府、行业等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
学术报告与对话交流环节
除了主办和承办单位以外,此次论坛还邀请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科技促进发展局、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辽宁省市属科技局、林草局、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相关人员参加了论坛。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在对标国家“碳中和”战略需求方面,在中科院和辽宁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自主部署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重大项目,在碳汇精准计量与时空格局、碳汇功能形成与维持机制、碳汇功能提升技术与潜力评估等三个方向进行科技布局和前瞻探索,着力于攻克一批关键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在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科尔塔群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着力于构建面向复杂地形森林碳汇精准核算模型和技术体系;获批建设辽宁省碳中和重点实验室,着力于搭建“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数据库、图谱与信息服务平台;全力投入“森林生态与林业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建设,并将“创新森林碳汇精准核算与潜力提升技术体系,实现森林碳汇倍增”作实验室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之一,着力于依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伴生的学科发展与人才聚集优势,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生态所
2023-04-17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组织瞻仰刘慎谔先生雕像活动
4月3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党委、团委组织瞻仰刘慎谔先生雕像活动,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中层干部、党员群众、民盟盟员和研究生近4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深切缅怀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地植物学家和林学家,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学科奠基人刘慎谔先生。
党群办主任胡志斌主持瞻仰仪式,他简要介绍了刘慎谔先生的生平事迹,号召大家要牢记并认真学习刘慎谔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让“林土精神”代代相传。党委委员、副所长方运霆和党委委员、农业中心主任吕晓涛向刘慎谔先生敬献了花篮,之后现场职工和研究生一一敬献了鲜花,并向刘慎谔先生雕像鞠躬致敬。
随后,树木园副主任陈玮,职工代表、标本馆馆长袁海生和学生代表许玮涵分别发言,表达了对刘慎谔先生的哀思和敬仰之情,并鼓励大家向刘慎谔先生学习。最后党委书记金昌杰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我所组织清明瞻仰刘慎谔先生雕像活动,是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弘扬 “林土精神”的具体举措,旨在缅怀我所老一辈科学家,以激励我们后人为推进研究所创新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希望我所广大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刘老的生平事迹和科研成就,深刻感受刘老的精神风貌,并将这种科学家精神传承下去,学习他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优良作风,全所职工、研究生要继续大力传承和发扬“林土精神”,聚焦“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定位,深入推进党建与科技创新双融双促,大力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奋力开创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
刘慎谔先生生平简介。
刘慎谔(1897-1975),男,字士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牟平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地植物学家和林学家,我国植物学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主要奠基人。
1897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1919年入法国留学;1924-1927年在克来孟大学理学院学习,获理科硕士学位;1927-1929年在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被誉为“第一个研究法国植物的外国人”;1929年刘慎谔先生带着留法十年采集的2万多号植物标本回到祖国。
1929-1949年担任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期间,曾先后兼任北平大学、北平中法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北平中国大学、武功西北农学院、云南大学、北京辅仁大学教授。1930年代初,在北平天然博物馆院内建起我国第一座植物园。1931年春,为了解我国新疆和西藏地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开发植物资源,刘慎谔先生由北平出发赴新疆野外调查,历时两年。这次西北考察历经乌鲁木齐、南疆、天山、翻越昆仑山至克什米尔、印度,充满传奇和冒险,历尽千辛万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副院长张劲夫曾赞扬刘慎谔先生的这次西北考察之行,有如唐僧去西天取经的精神。这次考察,收集标本4500余号,发表了“中国西部和北部的植物地理”和“中国西南部植物地理”等论文,出版《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填补了我国植物学领域的空白。
1950-1952年,应哈尔滨农学院的聘请,筹建该院农林植物调查所,并担任所长。1953年,在哈尔滨农学院农林植物调查所的基础上成立林业研究所筹备处(后改称东北林业研究所筹备处),任筹备处副主任。1954年,参加组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任副所长兼植物研究室主任。
他提出“动态地植物学”理论,对我国的植物和森林保护、沙漠治理做出了卓越贡献,著有《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东北草本植物志》、《东北药用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等,先后发表植物分类、生态和真菌等论文90余篇。1985年,《刘慎谔文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他领导的“森林采伐更新理论的研究”和“动态地植物学”获1977年辽宁省科学大会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与铁道部共同协作完成的“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刘慎谔先生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林业组副组长、松江省人民政府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民盟辽宁省委副主任委员、民盟沈阳市委主任委员、沈阳市副市长等职。他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过全国群英会,几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接见。
金昌杰书记作总结发言
瞻仰活动现场
2023-04-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技术与示范”召开项目2023年计划会暨子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
2023年2月20-21日,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技术与示范”召开项目2023年计划会暨子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会议专家组由项目跟踪专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宋晓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特邀专家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王忠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王承义研究员、项目首席何兴元研究员以及各课题负责人组成。项目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骨干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承办,东北地理所副所长、农业技术中心主任王宗明和科研计划与财务处处长刘俊杰出席会议。
会议由于景华研究员、杨凯研究员和东北林业大学金光泽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王宗明副所长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对各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表示欢迎和感谢。王宗明强调了本项目的实施对提升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提升服务性与物质性生态产品供给协同能力具有重大引领和示范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对实施方案和科研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随后,按课题分组汇报实施方案,5个课题负责人及21个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从研究目标和内容、技术路线、年度计划、考核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后,有针对性地给予了改正意见和建议。
最后,何兴元研究员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部署与要求。何兴元强调,各课题及子课题承担单位要认真领会专家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做到研究目标明确、亮点突出、组织有效、影响显著;紧紧抓住2023课题实施关键年,按照既定方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研究任务中,根据各个课题研发特点做好典型示范区建设与布局,为东北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打造示范样板。
会议现场
2023-03-01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在温带森林不同生活史阶段树木生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取得新进展
明确树木生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规律和实现森林碳汇功能提升的基础。尽管非生物和生物因素被认为能够共同驱动树木生长,但在复层异龄的温带森林内,不同生活史阶段(个体大小和冠层类型等)的树木生长如何响应上述因素,仍不清楚。
鉴于此,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天然林生态团队,依托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ha长期固定监测样地平台,利用2004-2019年这15年间共计4次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38,902棵独立树木个体的生长,并结合样地土壤数据、邻域组成数据和5种植物功能性状数据,重点研究了土壤肥力和邻域作用对不同生活史阶段和不同冠层类型树木生长的影响差异,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土壤肥力和邻域作用显著调控树木生长,并且随个体径级和冠层高度类型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分异。其中,土壤肥力增加了林下树种幼树的生长,但对大树没有显著生长。邻域作用抑制了树木生长,且该抑制作用对,对大径级个体和冠层树种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小径级个体和林下树种。2)植物功能性状能够调节上述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其中,对小树来说,具有较高比叶面积的树木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快,种子质量低的树木在拥挤的邻域环境中生长较快。而对大树来说,比叶面积较大、比根长较高和种子质量较低的树木在拥挤的环境中生长较快。上述结果揭示了温带复层异龄林树木生长的驱动机制,为未来基于多层次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以“Ontogeny influences tree growth response to soil fertility and neighborhood crowding in an old-growth temperate forest”为题,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Annals of Botany上, 天然林生态组特别研究助理任静和副研究员房帅为共同第一作者,王绪高研究员和法国农业科学院Claire Fortunel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图1. 树木初始胸径(DBH)、土壤养分(soil)和邻域竞争(NCI)对不同径级大小树木生长速率的群落水平平均效应
图中圆圈和直线分别表示参数的均值和95%置信区间
2023-01-13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在城市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及其驱动研究取得进展
城市是人口聚集地,工商业活动中心。城市的快速扩展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其中大气污染与居民关系密切,直接影响着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居民的福祉。随着城市交通基面、绿化基面、城市公共活动基面立体化以及城市建筑高层化,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三维特征,使得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城市街谷下垫面具有与自然生态系统所不同的物质空间环境,密集的人口以及道路交通,形成了城市小尺度局地环流、大气湍流等大气运动方式,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扩散。因此,研究城市街谷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特征,揭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街谷三维形态及行道树配置的相互关系,不仅是城市生态学及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解决城市下垫面大气污染问题及防御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城市森林(树木园)团队开展了系列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
行道树与大气污染物:针对已有评估行道树对大气颗粒物净化作用的研究中实测数据缺乏,团队以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城市街谷行道树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及其季节效应。结果表明,行道树降低了近地面PM10和TSP的浓度,增加了PM2.5的浓度,即随着大气颗粒物粒径的增大,行道树的削减作用增强。行道树在有绿叶的季节有利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减轻,而在落叶季则加重了颗粒物的污染。
三维形态与大气污染物:团队通过实地监测和ENVI-met模拟分析了城市街谷形态对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天空开阔度之间的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且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大,相关性增强。当街谷与主风向呈45°夹角时近地表颗粒物浓度最低。街谷与主风向垂直或平行时不利于近地表颗粒物的扩散。
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团队对城市街谷内大气污染物进行了垂直方向的固定观测发现,69m大气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27m和1.5m,27m 的PM2.5浓度在冬季高于1.5m的浓度,而在其它季节低于1.5m的浓度。不同类型大气其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不同。大气颗粒物的垂直分布表现为69m高于1.5m和27m,SO2的垂直分布表现为27m高于1.5m高于69m,NO2的垂直分布表现为27m高于69m高于1.5m。
空气质量与热舒适度:团队以固定观测的方法估算了城市街区不同高度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热舒适度,阐明了热舒适度与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了行道树对近地面热舒适度和大气污染物浓度的调控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街区中层的热舒适度指数(PET)显著高于顶层,高于底层。街区不同高度热舒适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相对湿度和风速的不同引起的。比较不同污染物PM2.5,SO2,,CO,NO2和O3浓度与PET的相关性,O3浓度与PET的相关性最强,随着PET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街区底层NO2浓度随着PET的增加而增加,顶层浓度随着PET的增加而降低。
上述研究结果已发表SCI论文8篇,城市森林组特别研究助理苗纯萍为第一作者,何兴元研究员和陈玮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2130068,41730647)、面上项目(32271661,41671185)、青年项目(4180118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2018M640264),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2019-BS-260)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列表:
2022-12-01
版纳植物园第14届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开班
10月18日,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第14届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The 14th Advanced Fieldcourse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XTBG)正式开班。开幕式上,版纳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组长暨培训班主任陈进介绍了世界热带地区培训班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的发展历史/培训目标/课程架构
10月18日,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第14届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The 14th Advanced Fieldcourse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XTBG)正式开班。
开幕式上,版纳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组长暨培训班主任陈进介绍了世界热带地区培训班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的发展历史/培训目标/课程架构,以及本届培训班招生情况及课程设置等。版纳植物园主任杨永平介绍了版纳植物园的建园历史及使命任务。版纳植物园大型兽类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Ahimsa Campos-Arceiz做了题为What ar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how do they contribute to our conservation(《什么是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它们如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报告。
本届课程分为前沿研究(1周)、研究技能(3周)、独立课题研究(2周)三个模块,包括热带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科学、动植物关系、气候变化科学、保护生物学等主题讲座,以及实验设计与统计、可重复性科学、群落生态学、野外工作等技能培训、独立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培训班得到了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人事局,以及中科院植物科学继续教育基地的支持。
来源: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22-10-26
这样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怎能不爱
神奇的植物在哪里?就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至此,我国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
航拍镜头下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群展区。新华网发(吴昊天 摄)
金琥仙人球。新华网发(吴昊天 摄)
王莲。新华网发(吴昊天 摄)
瓶子草。新华网发(吴昊天 摄)
捕蝇草。新华网发(吴昊天 摄)
神奇的植物在哪里?就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至此,我国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约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中95%的种类得到迁地保育。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建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拥有3个研究中心、1座植物标本馆、2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来源: 新华网 李幸子
2022-09-22
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践行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从国家层面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具体行动。国家植物园是集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游览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既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首都设立国家植物园,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全球目前有3000余座植物园,40余个国家设有国家植物园,主要发达国家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多设有国家植物园,其中不乏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历史悠久者。例如,美国国家植物园位于华盛顿国会山下,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是全世界植物园的翘楚和世界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植物分类学和系统演化、植物引种栽培利用等领域世界领先。南非的国家植物园已形成体系,建成基尔斯滕博施国家植物园、卡鲁沙漠国家植物园、比勒陀利亚国家植物园等11座国家植物园,每个植物园各具特色,在保存和研究南非丰富的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高质量推进我国国家植物园建设,使其成为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金色名片"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果的"金字招牌"?国家植物园规划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精雕细琢。国家植物园现有较好基础,在未来建设中要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规划编制和发展建设,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以科学规划引领空间布局和整体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
对标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园,我国国家植物园可以在建设中完善露地植物收集展示区,拓展温室植物收集展示区,提升馆藏平台建设水平和馆藏容量,并充实研究平台空间。在紧密结合核心功能基础上,国家植物园建设需要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保护空间。具体来说,可通过对植物类群的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提升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水平,在活植物和标本收集、科研科普水平上达到世界领先。
在国家植物园的园区建设和文化内涵挖掘上,可通过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体现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助力国家植物园实现智慧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接轨国际标准,国家植物园将努力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氛围。
我国现有约200家植物园,为实现植物迁地保护的稳定性和全国植物园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正加快编制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带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稳步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全覆盖。以迁地保护功能为主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与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共同形成我国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承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作者:贺然,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
2022-08-16
建好国家植物园 呵护自然之美
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全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涵盖我国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及重要经济植物,对野生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揭牌,我国已在一北、一南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核心阅读
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全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涵盖我国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及重要经济植物,对野生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揭牌,我国已在一北、一南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我国有野生高等植物3.7万余种,其中裸子植物约300种、被子植物约3.2万种。保护植物资源,要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其中,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揭牌,加上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的国家植物园,我国已在一北、一南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
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各具特色,各有侧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周志华表示,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顺利设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开启了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序幕,谱写了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迁地保护体系建设新篇章。
"两个国家植物园,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文世峰说,国家植物园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性植物;华南国家植物园则立足华南、面向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保护,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介绍,国家植物园是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收集了"世界温室旗舰植物"千岁兰、巨魔芋、海椰子以及"植物界活化石"水杉、春季郁金香等,全年可欣赏2000余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保藏了望天树、海南黄花梨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营造了以龙洞琪林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园林风格,开拓了以凤梨园和兰园为代表的新岭南园林特色和以温室群景区为代表的现代栖息地造园风格。
"构建国家植物园体系,要加强植物园能力建设,突出五大功能。"周志华介绍,一是健全迁地保护网络,建立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栽培繁育体系、迁地保护信息平台和综合保藏体系,提升迁地保护综合保藏能力,这是核心功能;二是打造科学研究平台,开展迁地保护基础科学研究活动,加强植物保护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三是构建科普教育体系,建设科普教育平台,实施科普教育培训计划;四是提升园林展示空间,创新园林园艺展示方式,促进公众深入了解和支持国家植物园建设;五是推动植物资源利用,加大引种驯化和新品种开发力度,提升城市生态建设和产业服务水平。
做强植物园迁地保护,丰富植物多样性
周志华介绍,野生植物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形式,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已实现约7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二者缺一不可、有机互补。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介绍,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全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涵盖我国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及重要经济植物。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陈进介绍,植物园的迁地保护包括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基于保护目的的活植物收集,旨在让植物(或者特定的野外居群)免遭灭绝。植物的野外采集应该符合相应规范,并有完整的档案记录。二是为了保护的后续行动,还要加强对引种植物的研究,包括扩大繁殖和相应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可将其用于开展野外种群的重建与回归。
"华盖木的保护就是植物园迁地保护的生动实践。"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主任孙卫邦说,华盖木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少和最古老的木兰科珍稀濒危植物之一,野生华盖木仅存52株。一段时间内,由于华盖木野外生境片段化,有效传粉的甲虫密度不高,传粉效率较低,加之人为大量采集种子导致可用于野外散布的种子数量急剧减少,华盖木的种群自然更新困难。昆明植物园研究团队对华盖木开展了系统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并采取了迁地保护、近地保护、种群增强和回归自然等抢救性保护措施,效果显著,华盖木迁地保护种群已有39年树龄,并于2013年首次开花。
事实证明,植物园对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据统计,我国现有植物园(树木园)约200个;对全国60个主要从事活植物收集的植物园的调查发现,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活植物约2.8万种。
我国植物园迁地保护优先种类主要有木兰科、姜科、棕榈科、蔷薇科、杜鹃科、猕猴桃科、山茶科、兰科、裸子植物以及中国特有植物。"我国植物园迁地保育的植物总数占全球迁地保护物种的25%,迁地保护的受威胁物种数占本土受威胁植物种数的48%。"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廖景平说,迁地保护的植物中,约43%的植物仅在1个植物园中保育,38%的植物在3个或3个以上植物园中保育。
加强统筹谋划,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
记者采访发现,我国现存的植物园多隶属于不同主管单位,不同隶属关系的植物园功能和定位不同,在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园林园艺及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侧重点也不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园综合效益的发挥。"廖景平坦言,目前,我国植物园的功能总体上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缺乏对植物园体系的统筹部署和整体布局。部分植物园片面追求物种收集数量,缺乏科学有效的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策略,针对特有和珍稀濒危植物类群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植物学研究人才匮乏。
为握指成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了国家植物园四方协调机制。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在按照程序共同成立国家植物园理事会。四方协调机制和理事会的成立,将统筹负责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日常管理运营等工作,解决部门重叠和职能交叉等问题,高质量推动国家植物园建设和运行。
新揭牌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强化统筹协调,充分用好现有相关投资渠道,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重点功能区、馆藏设施、科研平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建设运行管理水平,稳妥有序推进建设各项任务。
"为适应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要求,我国植物园将进行全面提升。"周志华表示,要提高迁地保护管理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建高效保护研发体系,实施整合保护策略,承担全国主要气候带与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迁地保育与利用研发基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加强区域、国家与全球资源收集保护联动;要提升植物园美誉度,坚持改革创新和"科学内涵、艺术外貌、文化底蕴"建园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示范基地、高水平植物园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实施生态园林建设与科普教育高度融合。
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周志华透露,目前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已完成初稿,下一步将进行专家论证。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坚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带和重要植被类型等自然条件,以及现有植物园发展水平,地方积极性和科研支撑情况,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稳步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来源: 人民日报 常钦 顾仲阳
2022-07-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