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清原站与次生林组召开2021年度夏季工作会

        2021731日至83日,清原站与次生林组(以下简称:站/组)召开2021年度夏季工作会。本次会议在清原站召开,共有21名工作人员、22名研究生参加。此次工作会包含四个议题,分别是:站/组学科建设工作会,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汇报与讨论,清原站站史馆与信息化建设研讨,以及清原科尔塔群(以下简称:科尔塔群)工作进展汇报与研讨。 

        一、站/组学科建设工作会 

        2020年初,在当时研究所倡议组建大团队的背景下,站/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朱教君研究员带领研究人员梳理和明确了团队未来整体学科布局,以及详细分析与部署了每个科研人员的发展方向(次生林生态与经营学科组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https://www.giraffe-dg.com/gb2019/xwzx_156509/xshd_156513/202001/t20200113_5486047.html)。时隔一年半、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站/10名科研人员(含特别研究助理)就当年会议梳理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回应,分别汇报了各自对研究定位与发展方向的思考与设想。 

        朱教君研究员对每个报告分别进行了点评,并指出:十四五,国家战略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碳中和”、“黑土地保护”等成为热点研究领域;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为核心的改革方案。在新的背景下,如何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创新大团队、集中力量做大事,是未来科研领域的发展趋势。清原站/次生林组从2002/2003年成立至今,研究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与我所拟重组的“森林生态与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内容高度一致;清原站和次生林组成员涵盖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土壤学、防护林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森林遥感信息学、冬季森林生态学等学科领域,是我所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中心和重组国重的核心团队。为此,通过对标拟重组的国重研究方向和本次工作会的集中汇报与讨论,认真梳理了新形势下每个研究人员的学科定位,初步组建成为“次生林生态与防护林工程”创新大团队,为满足国家“碳中和”、“黑土地保护”等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贡献力量。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汇报与讨论 

        会议特别邀请了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王高峰教授/组特聘教授,中美森林培育与生态联合实验室主任、《生态学杂志》李风芹编审参会。次生林组内22名研究生都进行了汇报,其中,2021年度入学的4名博士生汇报了拟开展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和内容;15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汇报了各自论文的研究进展、论文写作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3名硕士新生做了自我介绍。每个研究生汇报之后,各自导师首先介绍了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研究现状;随后,特邀专家和站/组各位老师逐一点评和讨论。 

        进展汇报与讨论结束后,特邀专家及各位导师一致认为:(1)次生林组的导师团队对学生高度负责,学生们应为加入到该团队感到荣幸和自豪;导师和学生都应该珍惜师生之间的缘分,勤沟通,多交流,共同努力;(2)做森林生态领域相关研究,要沉下心来,多读文献,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平台,必须到森林里亲自做实验;森林生态学的相关研究,不是发几篇文章就行了,而是要真正解决领域中的问题;(3)身心健康最重要,研究生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力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学业;(4)研究生要服从研究生部和课题组的管理,特别注意疫情期间野外工作和实验室的安全。 

        会后,各位研究生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梳理,并与各自导师进行反馈和讨论,形成有效解决问题和推进研究生论文进度的总体方案。 

        三、清原站站史馆与信息化建设研讨 

        依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清原站拟建设多功能数据中心及站史馆,站/组工作人员现场参观了初建的多功能数据中心和站史馆。在多功能数据中心,孙一荣博士向大家展示了初步建成的、包括数据采集-存储-运算-质控-产品加工-展示等功能的“生态环境多要素、多尺度、多过程一体化智能森林管理平台”和野外设施实时监控和实时告警系统;平台全部建成后,可将清原站基于物联网搭载的103套自动观测设备,321个观测指标实时在线传输至清原站多功能数据中心,并与CERN数据中心实现互联互通。高添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基于信息化项目开展的典型应用示范“森林三维结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基于搭载LiDAR无人机和清原科尔塔群,可实现海量单木信息采集、运算和可视化;智能显示小流域内林分的密度、树高、冠幅、精细冠层结构;可依托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森林立地条件,微地形信息等,实现森林可持续智能化管理,并从全息化新视角促进冠层生态学知识创新。在清原站站史馆,张金鑫向大家展示了依托信息化技术,以数字视野打造的全新3D全息投影沙盘以及触控滑轨屏站史墙等。 

        之后,站/组工作人员针对初步建成的站史馆和信息化平台开展集中讨论,逐一提出了各部分的完善和修改意见。通过该信息化示范项目的建设,清原站将大幅提升监测/研究重大设施、仪器、样地、长期-多源数据的管理能力,为科研人员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智慧林业”科研平台和多源可靠的数据支撑,为野外站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提供范例。 

        四、科尔塔群工作进展汇报及研讨 

        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特别邀请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魏晓华教授(/组特聘教授)、美国坎贝尔科学仪器公司应用科学家周新华博士(科尔森林痕量气体与同位素通量监测研发联合实验室主任)作为专家参加线上会议;同时在科尔塔群从事科学研究的沈阳农业大学李秀芬副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王兴昌副教授以及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等也参加了线上会议;站/组研究人员及监测支撑人员参加了现场会议。  

        首先,高添博士介绍了科尔塔群的研究进展和工作计划;于丰源介绍了科尔塔群的数据管理现状。随后,各位专家分别针对通量数据的质量控制、碳-水通量监测、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等研究方向,及相关领域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展开讨论。最后,朱教君研究员回顾塔群建设的初衷,强调指出研究团队须借助多塔优势,探索复杂地形下森林碳通量的准确监测问题;基于三座塔的协同观测,校正、改进平原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建立新模型,提高复杂地形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估测精度,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精准计量奠定理论基础。科尔塔群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工作将以复杂地形森林碳通量精准计量为核心,严控通量数据质量,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项目申请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产出显著性成果,增强清原站的核心实力。
      清原站与次生林组团队合影
      清原站站史馆和多功能数据中心
      \
      友情链接: